020-36052118
392530980@qq.com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周末及節假日
腰腿衰老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
2022-03-31 1040
過了三十五歲之后,骨骼肌含量開始下滑,到了六、七十歲,全身的肌肉都變得松弛,骨密度下降,容易出現“骨骼變脆”、“骨性疼痛”、“骨質疏松”等問題。
人到中年,腰腿先老
學過繪畫的人都知道,人體的骨骼和肌肉是相輔相成的,骨骼是整體的支架,肌肉則將形體體積化,并保護著骨骼。增加肌肉含量,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穩定性,還可以抵抗衰老,強化身體代謝水平。
然而,隨著年齡的增長,肌肉和力量在不斷流失,骨骼的硬度和韌度也開始下降。有數據指出,人體25歲前骨密度不停地在增加,但進入35歲后骨頭損耗逐漸超于供給,缺乏“補給”的骨骼會變得脆弱。此時如果沒有充足的營養干預和運動鍛煉,肌肉的分解速度也將加快,有研究統計,35歲后肌肉呈逐年遞減1%-2%的態勢,到了80歲后,人體的肌肉含量會比年輕時下降30%。
骨骼和肌肉的衰老最先表現在人體的腰部和腿部。腰部被稱為“人體頂梁柱”,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不良的生活習慣如腰部長時間過度用力、不正確的體位和姿勢、久坐不動、長時間穿高跟鞋、肥胖等都會加重腰椎磨損,且人上了年紀后,腰部肌肉力量越來越薄弱,容易出現腰肌勞損,增加腰椎的不穩定性,加快腰部衰老速度,導致人們的腰部未老先衰。
而腿部作為支撐人體直立行走的重要部位,是最先感知到“衰老信號”的。腿腳不靈活、無力、關節疼痛、腿部發涼等種種癥狀,都在提示我們腿部正在衰老。老年人最“怕”的骨質疏松、骨折、骨裂等也更多地反映在骨骼衰老問題上,因此,為阻止骨丟失,降低生命健康風險,應盡早對骨骼和肌肉衰老引起重視進行預防和治療。